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管理
[七律]博弈,英特纳雄耐尔,1949年前后发
发布于2021-07-03 13:23 点击:2547 评论:0 作者:湯安


百年国运,千年福祉,往往是在攸关时刻做出的攸关决策瞬息决定的。中国今天是五亿病夫还是十四亿让西方羡慕嫉妒到牙齿痒痒的安居乐业国民?中国今天是一个主权大国还是七八个十几个分裂国家?世事如棋,博弈为之,至少在国家民族层面上博弈是攸关民族生死盛衰的事,差一步就可能满盘皆输蒋介石没少干这个。


万幸,民国之后这些失之毫厘就会是亿万生命无尽苦难发生的人类浩劫无需人们担忧,因为几乎在所有电火雷鸣命悬一线的历史关头,拥有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中国都有如神助般地从正确的出发点做对了决策。以至于一些美国人早就心情复杂地感慨那句经典口号:God Bless America “上帝保佑美国” 是“上帝保佑美国,但更偏心中国。God Bless America, But His Favorite Is China”。


上帝当然没有特别关照中国,中国能有今天,只能通过无数中国人前赴后继进行的努力,其中包括站在人民也就是历史正确的一边的新中国领导者们的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纲领和为此目标在一次次危机中进行的国家民族与人民利益的博弈。不然不会有拉吶耐雄奈尔(l'Internationale,法语原版国际歌La Internacional中最著名的一句),甚至也不会有今天中国年青一代对国际歌的热爱

l'internationale et la jeune garde.



他们为什么挺身而出?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胜利不会来自剥削阶级的赏赐,她来自于为人类自由平等去除剥削压迫的崇高理想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就像英文国际歌所唱到的:Change will NOT COME FROM ABOVE(字面意思:改变不会来统治者自。)


为什么国际歌经久不衰?


当今世界,不是谁掌握了货币金融谁就老大,而是谁掌握了生产(力)谁才有最后的说话权,而工人是生产的主人。中国可以改变自己一穷二白为繁荣富强科技发达,中国就同样可以改变非洲的饥荒穷困为经济自足人民安居乐业。英国法国德国殖民非洲二百年做不到的事情中国不到二十年就做到了。不奇怪卡斯特罗说过:西方谈论社会主义失败,但是这世界可有过资本主义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成功?"They talk about the failure of socialism but where is the success of capitalism in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 Fidel Castro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中美易位的话题,在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和文化的背后,中美两国的不同民族文化特征远比人们的想象程度更深地决定着中美发展走向。这种文化积累,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家国情怀,慎密思维和危机意识,不过,最重要的,应该首推中华民族优秀领导人物以民族社稷和人民福祉为气节志向不畏孤独的的阳光胸怀和坦荡品质,正是这种胸怀和品质让人不怕寂寞无惧困难永远向前。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政协讨论会上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咏    竹


宋 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
葛陂始与龙俱化,嶰谷聊同凤一吟。
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山野之间,人们喜欢你,不单是因为你能撑起一片阴凉。你在还尚未走向社会的时候已经饱含旌节,即使出人头地到很高的权位,依旧能保持谦虚谦卑高风亮节。葛陂(一种竹子名,后化为龙)被龙同化之际,山谷中传来凤凰的鸣叫。而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夜晚,月光明媚,微风习习,只可惜身边唯有你这样一个知己。)


论及民族文化议题,值得了解知名美国心理人类学家露丝·富尔顿·本尼迪克特Ruth F. Benedict,富尔顿(Fulton)为其原姓,名著《菊与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的作者,露丝此书被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她出类拔萃的心理学研究得出日本天皇和军国主义政府会投降的结论,美国因此制定结束二战日本军事存在与战后锁链管理日本的一系列强有力政策的文化形貌论(Cultural Configuration)。


露丝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人类有两种类型的人格特征。第一种是阳光之神阿波罗类型,第二种是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类型。阿波罗类型的人不追求地位,不喜欢担任领导角色。然而,狄俄尼索斯类型的人寻求比他/她应得的更高的地位。


阿波罗(英语:Apollo),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预言、音乐和医药之神,消灾解难之神,为是人类文明、迁徙和航海者的保护神。他是宙斯和勒托之子,月神阿尔忒弥斯的孪生弟弟。在希腊语中被称作福玻斯·阿波罗(Φοίβος Απόλλων),其中的福玻斯是“光明”,“阳光灿烂”的意思,本义指其光明磊落毫无野心的性格,为阳光之神,中文往往误译为太阳神,并且约定俗成延续下来。阿波罗是所有男神之中相貌最英俊的一个,他快乐、聪明、拥有着阳光般的气质,是许多艺术家在诗画中赞颂的对象。


狄俄尼索斯 (希腊语:Διόνυσος、英语:Dionysus)和阿波罗一样,都是宙斯的儿子,但他从小缺乏母爱,命运多舛,长大后成为不仅握有强烈的感性力量,而且还以布施欢乐与慈爱在当时成为极有感召力的酒神。这种双面性格与爱情的两面性极为相似:它们既能温暖人心,又能让人失去理智。 无论是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罗马神话中叫维纳斯)、克里特岛公主阿丽亚德,还是美少年安普罗斯、糟老头普罗辛诺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每段恋情都不得善终,哲学家尼采看因此将其称为“第一悲剧哲学家”。


尼采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用太阳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说明了艺术的起源、本质、功用以及人生的意义。尼采认为,美学价值产生于两个原则的融合,这两个原则分别由两个古希腊神祇--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代表。狄俄尼索斯象征动态的生命之流,它不受任何约束和阻碍,不顾一切限制。狄俄尼索斯的崇拜者会陷入迷狂,从而在更广大的生命海洋中失去自我的同一性。如果说狄俄尼索斯代表着混乱根源,阿波罗则是秩序、节制和形式的象征。 由此构成尼采的美学观,美学价值产生于秩序和混乱的融合。


对比尼采的悲剧美学研究,露丝的民族心理学和人格特征分类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的,提供了中美议题的心理学视角。至少近年来不断进行经济贸易战化,科技围剿化,疫情政治化,竞争你死我活甚至咒骂甩锅常态化的美国政坛越来越给人以狄俄尼索斯代表着混乱根源那样的感觉。中国开诚布公的“为人民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立场和言行则体现出阿波罗式秩序、节制和形式的特征。这些建设性格不是围堵制裁破坏与傲慢撒谎和制造混乱的性格可比,因此中国可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看到国内国际应有的反响:国内人民高度拥护,国际上17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发来了1500多封贺电贺信,16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报名参加了刚刚举办的中共和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与会者除了政党领导人外,还有10000多名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代表报名通过视频连线或者网络直播方式听会,130多个国家驻华大使或临时代办也在北京参会。这种繁忙与美军同一时间忙着尴尬撤离阿富汗,日本忙着艰难举办广受指责的疫情奥运会和加拿大忙着应对挖不完的寄居学校虐死印第安人子女遗骸形成对比。


无独有偶,近日亚洲时报专栏作家、学者比姆·布特尔发表的分析文章《 印度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是世界强国》(2021年07月04日)也是采用露丝的民族心理学人格特征总结在言行和防疫亦步亦趋模仿特朗普的莫迪政府是狄俄尼索斯人格特征。


从培根,皮尔到撒切尔夫人,许多名人坚信「性格决定命运」,撒切尔夫人原话是这样说的:「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她本人就是这样从行动到习惯极力联合美国制定出颠覆“西方正常竞争不可能战胜的苏联”行动,最终悲剧性地决定了前苏联十几个加盟共和国和东欧乃至颜色革命浪潮崩溃的一大批国家举国人民的命运。


回到中美议题,当中美性格走向一个理性慎思一个感性张扬,两国的命运是否服从露丝的人格特征归类预测和性格决定命运论?重温历史也许可以得出更加具参考价值的看法。


转载下文,诗赋之。



博      弈



文/汤安



驾壑凭峰运势康,五千社稷星辰纲。
诗无隐志盈元气,国有淳风绽异芳。
夷险百为族继命,穷通一意士行刚。
宜知万古雕龙手,独是相如赋汉长。



附:伤蒋校书德山


唐  黄滔


谁到双溪溪岸傍,与招魂魄上苍苍。
世间无树胜青桂,陇上有花唯白杨。
秦苑火然新赋在,越城山秀故居荒。
如何万古雕龙手,独是相如识汉皇。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喜欢读书,文采斐然,名动天下。又习击剑,气宇轩昂,相貌堂堂,可谓文武双全。后世评论汉朝有一句话,叫做“西汉文章两司马”。就是说,西汉写文章最棒的两位大才,都姓司马,一个是司马迁,一个是司马相如。汉武帝读到《子虚赋》,以为是古人写的,感叹道:“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帮皇帝养猎狗的仆从名叫杨得意,是蜀郡人,就随口说道:“这篇文章是我的老乡司马相如写的。”汉武帝大惊,乃召见相如。相如于是到了首都长安,面见皇帝,开启了一段辉煌的人生旅程,后来做使臣出使西南夷,又创作了《上林赋》、《大人赋》、《美人赋》、《长门赋》等名作,成为一代文宗。



外一首 英特纳雄耐尔


文/汤安



易权断代释真禅,三世如来亦共宣*。
鞞鼓荡涤芸芸世,红旗唤起泊泊贤。
剥削沦落天涯日,马列能擎海内天。
英特纳雄华胥理,人民万岁万万年。


华胥,1.人名。传说是伏羲氏的母亲。
2.《列子.黄帝》:"﹝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黄帝既寤,怡然自得。"后用以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或在古诗中作梦境的代称。华胥理,借指大同理想。
鞞鼓,鼓鼙:一种源于民间的鼓乐,包括大鼓和小鼓。后指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的战鼓。借指全民抗击外敌或军事行动。「边城鼓鼙动地来」,「万里辞家事鼓鼙」。附:



佛教(《大正》本、《偈颂》作「演教」)


唐  常察


三时次第演金言,三世如来亦共宣
初说有空人皆执,后非空有众皆缘。
龙宫满藏医方义,鹤树终谈理未玄。
真净界中才一念,阎浮早已八千年。


最后谈论一下中美走向,从911,两场海湾战争,2007次贷危机,到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两党肆无忌惮内斗,美国花了二十年把自己从顶级大佬玩成末日黄花,这还不是最奇葩的,悲催的是美国竟然不知道自己已近末日黄花,还在继续折腾。世界变局悄然而至,中国只要不再次犯低级错误让内鬼自乱其心自弃其日搞瘟神救美国就是救中国败家把戏,基本上坐着等都能等到霸主异位这样三百年一遇的事情到来。


空说无益,上青莲:首二句警言美中各一句。中间三联说中国,末尾二联说美国。



《宣俱怀逸兴壮思飞,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https://www.wforum.com/news/topicality/2022/05/06/354596.html


博弈


危机四伏:1949年前后发生了什么?


作者:花猫哥哥  来源:猫哥的视界(ID:maogeshijue)(本文不代表金融五道口立场)

猫哥按:最近国内舆论为疫情之后可能恶化的外部形势忧心忡忡。

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今年黑天鹅幺蛾子特别多,我也不能说未来欧美国家就一定不会向中国集体发难,但是就算是出现这种情况天也塌不下来!

今天我给大家讲述一段历史,一段新中国成立前后危机四伏的历史,一个一穷二白的中国,在面临美苏两大强国联手做局的情况下,是怎么化解危机,赢得主动的。

了解这段历史,我们就应该清楚,今天中国国力远超1949,外部环境也不会比那时更恶劣,1949我们都能度过难关,今天还有啥担忧的呢?

1949年前后中国发生了什么?


对现代史有点了解的好像都能回答这个问题。


根据历史记载,在1949年前后,中共以及人民解放军一路高歌猛进,从三大战役到百万雄师过大江席卷全国,然后是新中国成立,然后就是抗美援朝战争。
从传统的历史记载来看,在那段时间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那段历史表面上顺风顺水,其实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这个危机不是来源于国内,而是国外。


准确的说,在1949年前后,全球两个头号强国美苏联手为中共以及后来的新中国挖了一系列大坑,稍有不慎,新中国就会面临国家分裂、国土沦丧的结局。


我们的历史书还是格局太低,视角总是局限于国内那一亩三分地,所以,大家了解的历史总有很大的局限性。


现在我就站在全球的视野,给大家讲讲这段历史。



1  雅尔塔的中国枷锁



斯大林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苏联的国家领袖,另一个是国际共运的领袖。在这两个身份中,斯大林真正认同的还是第一个身份,至于国际共运的领袖身份在很多时候都是为苏联国家利益服务的工具。


1945年2月,美国为了拉拢苏联对日宣战,在雅尔塔签订秘密协议,其中涉及中国主权部分包括: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

恢复旅顺港口苏俄海军基地的租借权;

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联的优先利益;

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

以上就是苏联对日宣战将拿到的红利。

这些红利是俄国梦寐以求心心念念上千年的目标。


简单的讲解一下这些红利对苏联意味着什么。


为啥要把外蒙古分裂出去?


因为外蒙古距离苏联远东的大动脉——西伯利亚铁路太近!如果在外蒙古边境集结一只军队,理论上就具有随时掐断西伯利亚铁路的可能。


Image
外蒙古与西伯利亚铁路
(来源:搜狐网)


苏联期望获得外蒙古除了保障西伯利亚铁路的战略安全,还有更险恶的心机。
外蒙古独立从地缘政治上看,是从新疆到东北的整个中国北方的中间地带撕开了一个大缺口,接踵而至的就是西进新疆和东进东三省,并对中国北京长期保持高压态势。


一旦中国东北或新疆出现不利于苏联的事态,苏方就会以最短的距离和最快的速度直插北京。20世纪60、7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时期,苏联在中苏和中蒙边境屯兵近百万,就曾对中国北方安全形成重大压力。


在远东,对苏联国运最有价值的目标是旅顺与大连港。


这是面向太平洋的出海口,是苏俄梦寐以求上千年的不冻港。


Image
大连港


苏联这个北极熊国家很有意思,疆域面积世界第一,偏偏就没有一个面对全球主要海贸路线的出海口,虽然从满清手里抢去了中国领土海参崴,但是海参崴维度太高太寒冷,不是不冻港,商贸价值并不大。


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唯一曾经获得过出海口不冻港的就是旅顺与大连,后来日俄战争中战败,这个港口又被日本人抢走了。


现在借着二战胜利的雅尔塔协议,苏联又拿回了旅顺与大连,这次是无论如何不会再放手了。


按:苏俄对出海口不冻港的渴望,是从此苏联是否具有面向主要海贸路线的出海口,是能否进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必要条件之一。(要知道九十年代初苏联倒下的重要客观原因就是经贸被西方卡住,民众生活不满日益增加)。


但是旅顺与大连不属于苏联,而是蒋介石政府的海港,位于中国境内,与苏联并不接壤。苏联怎么才能长期占有这两个宝贵的港口呢?


历史上俄国人在东北搞了一条中长铁路,这条铁路从苏联境内经哈尔滨、长春直达旅顺,这是占领旅顺与大连的生命线。


所以,要拿下旅顺与大连,就必须确保苏联对这条远东生命线中长线的控制。


Image
哈尔滨至旅顺、大连港的中长线
(来源:公众号地球旅客)


从上图可以看出,如果让苏联占领旅顺、大连港,再控制了中长线,我们东北的主权其实被切割两块,雅尔塔协议所谓的“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不过是一句空话。


旅大港最重要的意义还不仅仅是主权问题,失去旅大港对于中国最要命的就是渤海门户大开,外国侵略者可以长驱直入在大沽口登陆,直接威胁北京——
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庚子事变中的八国联军都是从这个路线攻陷了北京。


因此,掌握外蒙古 + 旅大港 + 中长铁路是苏联通过雅尔塔协议给中国脖子上套的的锁链,这条锁链不砸碎,中国不说保持主权完整,就连国家安全都完全没有保障。


即便如此,在抗战胜利前夕,一心维护私利统治地位的蒋介石还是与苏俄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被迫为出卖中国主权利益的雅尔塔协议背书。蒋介石的计算是虽然国民党政府在主权问题上作出了重大牺牲,但是,总算得到了苏联支持国民党政府接收东北的承诺。


为啥国民党政府不惜牺牲主权也要换取苏联支持国民党接收东北的承诺?


因为东北太重要了!当时东北工业实力冠绝全国,以钢产量为例,在抗战时期,除东北其他地区钢产量还不到10万吨,而东北满铁最高峰时期钢产量达到133万吨!可以这样讲,国共之争,谁拿到东北谁就有争天下的本钱。


但是,国民党出卖主权就能如愿拿到东北了吗?



2  对华出尔反尔的苏联


1945年10月12日,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兼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熊式辉、经济委员张嘉墩、外交特派员蒋经国一行飞抵长春,启动接收东北的实际工作。


17日,熊式辉等在和驻东北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的第二次会谈中,提出接收日本和伪满政府独营与满日合营之产业,但马氏居然称这些产业应视为“苏军战利品”,应由苏方处理。


这个要求给兴冲冲指望通过《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就可以顺利拿到东北的国民党政府兜头一桶冷水。


与此同时,乘坐美军军舰的国民党军队准备在大连登陆,结果被大连苏军直接拒绝。熊式辉等人在与苏方交涉中屡屡受挫——该死的俄国佬,为什么出尔反尔?
很快,苏联人就揭示了这个谜底。


11月14日,苏军经济顾问斯拉特科夫斯基向张嘉墩提出,苏俄在东北的商业机构拟向中国政府立案,并以没收敌产作为苏方财产与中国合作经营,这是苏俄第一次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东北经济合作问题。


20日,斯拉特科夫斯基向张嘉墩正式提出苏俄关于经济合作的设想:组织中苏合办之股份公司,经营 “满业”和“满电”的产业;股本双方各半,苏方以两会社日本资产的一半作为己方股本;中方担任总裁,苏方担任总经理。


斯氏在谈话中特意表示,“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须同时解决”,将其以经济合作交换苏俄支持国民政府接收东北的条件。


你看看,苏联当时胃口有多大——拿到了旅大、控制了中长铁路还不够,还想彻底控制东北的经济命脉!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苏联在东北翻手是云覆手为雨,以支持(限制)当时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的发展作为压迫国民党政府屈服的筹码。


当与国民党谈判不顺利时,苏联就放手让民主抗日联军在东北发展;而一旦与国民党谈判进展顺利,斯大林对于中共这个共产国际小兄弟就立马换了一副铁面嘴脸。


45年11月,中共刚刚进入沈阳,苏军就通知中共东北局,沈阳要移交给国民党政府,要东北局机关与军队立刻撤出沈阳——“不走?就用坦克赶你们走!”这就是“老大哥”在涉及国家利益时对共产主义小兄弟的态度!


最后国民党与苏联谈判失败,原因主要就是触及美国对华控制的野心和利益,美国佬坚决反对自己操控的蒋介石跟斯大林打得火热。


为此,马歇尔不止一次对时任外交部长的王世杰表示,对苏俄经济合作要求“不必立予解决。”1946年2月11日,美国大使馆照会王世杰:中苏东北经济合作“将被认为违反门户开放之原则,明显歧视美国望获得参加满洲工业发展机会的人民,并可能对树立未来满洲贸易关系上,置美国商业利益于显著不利地位。”


如此,因为与国民党交涉失败,最后苏联才改变了态度,开始支持中共在东北的发展。


但是苏联最看重的还是雅尔塔协议拿到的旅大港、中长线权益。所以,斯大林在日本投降后还致电要求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而不得打内战。


毛泽东多年间对此事一直积愤在胸,曾指责斯大林在中国犯了“不许革命”这样的大错误。



3  解放战争拖不得



毛泽东这位伟大领袖曾经有句名言: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


为啥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拖不得?


因为当时中国外部环境太差,说群狼环视并不夸张。美国坚决反共自不待言,就算是共产主义的老大哥苏联对于中共也别有怀抱。中国要想挣脱锁链必须抓住二战胜利后极其短暂的机会窗口。


因为二战胜利之后,世界强国开始划分利益版图,苏联在亚洲主要的战略诉求不可能是扶持中共夺取政权,而只能是维持出让中国主权的雅尔塔体系,固化苏联通过雅尔塔协议拿到的红利。


所以,一个强大统一的共产党中国并不符合苏联的利益,分裂混乱内忧外患的中国才是苏联最想看到的嘴边肥肉。


毛泽东洞察这一切,苏联的刻意阻扰,加上美国的粗暴干涉,让抗战胜利后的中国解放战争的前景充满了危险与不确定性,只有尽快抓住机遇解放全中国才能有中华民族呼吸发展的机会。这个迫切希望,直到1948年6月才出现了转机。


这个转机就是国际上的“柏林危机事件”。


1948年6月18日,为了压制苏联在德国的军事存在,美、英、法三国公布了“关于改革植国货币制度的法令”;6月21日,正式在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发行了“B”记德国马克。这一行动成为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苏联得知该计划后,于6月19日提出抗议,占领军长官索洛科夫斯基发布《告德国民众书》,书中称英、美、法三国欲分解德国。


6月22日,苏占区针对性地实行货币改革,发行新的D记号马克,并于6月24日,全面切断西占区与柏林的水陆交通及货运,只保留从西德往柏林三条走廊通道。
与此同时,苏联驻扎在东部德国地区的三十多万军队摆出了强烈的战争姿态。


美、英等国对此反应强烈,立即向西部德国紧急调动兵力,准备全面迎战。
一时间,整个欧洲再度陷入危机,似乎“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这就是历史上震惊全世界的“柏林危机”。


最终,由于双方都军力强大,都不愿诉诸武力,经过谈判,达成了妥协。1949年5月12日,苏联宣布解除对柏林的封锁,为期不到一年的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束。


正是美苏因为柏林危机无暇东顾,毛泽东敏锐断定这是一个难得的窗口期,立即组织三大战役,对国民党政权进行军事打击发动战略总摊牌。


时间紧之又紧,柏林危机1948年6月爆发,辽沈战役1948年9月打响,前后不到两个月准备时间。等到1949年5月柏林危机结束,自信瓜分中国利益的美苏回头一看,中共不但三大战役已经结束,人们民解放军连南京都拿下来了——美苏争夺的国民党政府事实上已经总崩溃。


这TM还怎么干涉?这么大的到口肥肉滑了出去!


这就是毛泽东告诫军队的解放战争拖不得!



4  渡江前后的中苏博弈



1949年1月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在这个关键时刻,斯大林却致电毛泽东反对解放军渡江南下,希望中共与国民党划江而治。


斯大林这个建议的理由却是,解放军渡江,拥有核武器的美国一定会干涉。


当英美在德国跟苏联角力,美国怎么抽身干涉解放军渡江战役?


在柏林的美苏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美国佬除非是脑袋进了水才会在柏林危机没解决前去干涉一个东方大国的政权更替。


苏联方不下中国远东利益,当毛泽东毅然决定渡江南下时,斯大林立即再次致电,希望毛泽东首先寻求美国的国际承认。


为啥斯大林开始不希望解放军渡江,后来又要求中共寻求美国佬的国际承认?


因为致力于民族独立的毛泽东在三大战役胜利之后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新中国将废除国民党政府对外签订一切卖国条约。


注意,声明说的是“一切”。


这个一切不仅包括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也包括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而在不久前的1949年2月3日,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已经指示司徒雷登发布了一个公开声明:中国新政府继续继承现存的中外条约义务是美国予以承认的前提。


所以,斯大林的算计是新中国一旦寻求获得美国的承认,就必须继承那个《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只要新中国承认继承《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自然也只能继续继承苏联同蒋介石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这就是斯大林的计划。斯大林心心念念的还是要保住旅顺、大连以及中长铁路的权益。


毛泽东清清楚楚,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于当月解放南京。


有趣的是,在这个国民党政权已经总崩溃的时刻,美苏两国做出了迥然不同的选择。


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坚持留在南京,向中共伸出橄榄枝;而苏联政府大使馆默不作声地收拾行李居然跟随即将崩溃的国民党政府去了广州。二者目的都是保住民国政府签署的一系列对华不平等条约,以此捆绑新中国政府的发展空间。


一生“热爱中国的老朋友”司徒雷登留在南京是希望与中共做场交易 ——以美国承认新中国为条件获取中共对过去所有不平等条约的继承。而苏联呢?只要国民党政府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就一定要死死抓住国民党政权,以确保《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合法性。


最后美苏都没如愿,毛泽东发表《别了,司徒雷登》 “老朋友”黯然离开中国。苏联大使馆跑到广州,却最后看着国民党政府转进台湾,驻华大使只好灰溜溜回到苏联。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Image

到了现在,中共的外部危机解除了吗?



不!
更大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新中国脖子上那道雅尔塔锁链还没有砸碎。



5  毛泽东与斯大林的艰苦较量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动身访问苏联,这是伟大领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国访问。他必须抓住这次机会,因为他肩负着一个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艰巨的使命——从斯大林手里拿回国民政府那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出卖的旅大港与中长铁路。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刚到苏联第一天会谈就直奔主题,讨论新中国收回旅大港以及中长铁路的事宜,但被斯大林突然抛出二战雅尔塔协定作为理由给顶了回去。


斯大林向毛泽东解释说:1945年的那个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旧条约是根据苏、美、英三国缔结的二战胜利《雅尔塔协定》签订的,而苏联正是通过《雅尔塔协定》才在远东得到了千岛群岛、南库页岛和中长铁路旅顺口以及蒙古这个战略屏障等。


如果改动经过战胜国美国英国同意的中苏条约,“哪怕改动一款,都可能给美国和英国提出修改条约中的涉及千岛群岛、南库页岛等等条款的问题提供法律上的借口”。


因此,经过慎重考虑后,苏联才“决定暂不改动这项条约的任何条款”。
对于斯大林的强词夺理,毛泽东感到非常失望。但很快他就要求与斯大林举行第二次会谈。


12月24日,第二次会谈如期举行。但这次斯大林对条约根本就不予理睬,看你贫困落后的中国能把苏联怎样。


毛泽东感到非常恼火,公开向苏方表示不满,并决定从此闭门不出,不参加任何活动。


中苏首脑的会谈就陷入僵局。


身陷困境的毛泽东怎么办?新中国怎么才能拿回自己的旅大港与中长铁路?


只有打国际牌。关键时刻,美国佬送来一记神助攻。


1950年1月5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称:“在1943年12月1日的《开罗宣言》中,美、英、中三国元首申明他们的目的是使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台湾,归还中国。过去四年来,美国和其他盟国也都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进行掠夺的野心,也不准备以武装部队干预中国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准备采取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的行为。”


不甘心失去中国利益的美国总统拉拢中国的这番讲话惊动了斯大林,苏联的反应异乎寻常。


1月7日凌晨一时,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紧急约见正在苏联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


苏联建议中国外交部发表一个给联合国安理会的声明,否认前国民党政府继续为安理会中国代表的合法地位。中国发表声明后,如果国民党政府代表继续留在安理会,苏联就采取行动,将拒绝出席安理会。


美国人怕中国没注意到美国给出的好处或者还不满足,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美新闻俱乐部发表题为《中国的危机》的演讲,除了指责苏联占据中国旅大、中长铁路外,公开称国民党不是在战场上被打倒的,而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


这次是赤裸裸要拉拢新中国。


而且除了前几天提到的台湾外,这次把朝鲜半岛也作为价码抛出来吸引中国,声称远东防御圈不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


无疑,苏联对此的反应更为激烈。


当时斯大林要毛泽东发表一个官方声明反驳,苏联和蒙古也同时发表。


据师哲的回忆,毛泽东清楚官方声明就是要外交部发表正式声明,却故意只让胡乔木以新闻署长的名义发表一个非官方的与记者谈话来应付。


声明见报后,斯大林与莫洛托夫都非常生气,把毛泽东找去责问,说这种私人性质的谈话“一文不值”。


毛泽东却不予理睬,甚至要师哲收回为缓和僵持紧张气氛而请斯大林去住所做客的话,“不请他”。


此前毛泽东为表示不满,闭门谢客拒绝外出参观等活动,并向苏联方面前来探访的人提到中国外交部正在跟美国的盟友英国接近。西方舆论对中苏关系现状也议论纷纷,英国报纸甚至说毛被软禁了。由于这一系列国际牌的压力,斯大林最终被迫让步。


水到渠成,1950年1月26日,毛泽东急电外交部长周恩来到苏,在莫斯科的中国代表团迅速向苏联提交了中国方面有关大连、旅顺和中长铁路协定的方案。


1月28日,经过艰难紧张的谈判,苏联方面回复中国代表团,基本上同意了中国的方案,但是很不甘心,不忘加上了一条:苏联有权自由利用中长铁路运兵和军用物资。


毛泽东针锋相对,中国要求对等地利用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从东北至新疆自由运兵和军用物资。斯大林一看,这不是要把刚分裂出去的蒙古给包围了吗?这个要求彻底激怒了苏方,草案上最后那一条尾巴也基本上去掉了。


那么,这个条约签订是否意味着斯大林真打算把旅大港与中长铁路归还给中国?
不是。


斯大林还另有算计。



6  斯大林的算盘



1月30日(也就是中苏基本达成协议的同时),斯大林通过驻北朝鲜大使斯蒂科夫给金日成发了一封密电。在这封密电里,斯大林通知金日成,苏联准备支持金日成统一朝鲜的行动。


接到密电之后,金日成兴奋异常——因为在此之前,金日成多次向斯大林请求支持他去统一朝鲜,而斯大林过去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金日成的请求。
那么,这次为什么斯大林的态度突然有了180度的变化呢?


这是斯大林最凶狠的算计。


斯大林利用金日成在中国边境点一把火,再把中国拉进与美国直接军事对抗的第一线。


由于中国当时海空力量基本为零,国内百孔千疮,工业一张白纸,面对强大的美国海空军事压力,中国要想防守渤海,护住大沽口这个要害,就只能邀请苏联海空军长驻旅大,那样的结果就只能是把中长线交给苏联。


如此,苏联就可以达到长期占据旅大港,控制中长线的目的。


斯大林算计中国的时候,美国政局也出现了不利于新中国的变化。


1950年2月9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参议员麦卡锡在俄亥俄县的共和党妇女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国务院里的共产党”的演讲,声称在他手中,有“一份205 人的名单”,“这些人全都是共产党和间谍网的成员”。“国务卿知道名单上这些人都是共产党员,但这些人至今仍在草拟和制定国务院的政策。”


麦卡锡的演说有如晴天霹雳,令美国上下一片哗然。此前声名狼藉的麦卡锡则一夜之间成为名震全国的政治明星。


麦卡锡的这个演讲改变了美国政治气候,从此反共产主义成为美国政坛的政治正确。这个政治氛围也绑架了杜鲁门政府对外政策,让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出现极大的转变——从拉拢新中国反苏变成极端反华,将之前抛出的好处全部作废。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6月25日—7月7日,联合国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连续通过三个决议,不但将北朝鲜定义为“侵略者”,还授权美国组建联合国军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阻止北朝鲜的“侵略”行为。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一改台湾属于中国,宣布台湾未来地位未定,命令第七舰队进入台湾,阻止任何对台湾的进攻。


斯大林的计谋得逞,新中国被推到与美国军事对抗的第一线,南面台湾是美军第七舰队,北面朝鲜是气势汹汹的“联合国军”。


新中国怎么办?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然后合围了北朝鲜人民军主力,人民军全面溃败,朝鲜形势急剧恶化。


这个时候,毛泽东为了避免战争还在继续努力。


美国拿下汉城之后,周总理通过各种渠道给美国传信,美军不能过三八线,否则中国就要出兵。但是,如日中天的美国佬把新中国警告完全当做一个笑话。麦克阿瑟公开放话,要打到鸭绿江边过圣诞节!


现在毛泽东就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出不出兵?


出兵就是直接与美军对抗,当时从任何角度来看,新中国实力与美国都不是一个等级。


不出兵?那么我们最重要的东北工业基地就在美军军事威胁之下,而且,旅大港、中长线就拿不回来了!


这个决策非常痛苦,竟然让毛泽东连续2天2夜都没下床。


新中国面临空前的危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而斯大林与美国佬联手挖了一个大坑之后,正笑吟吟的等着不听话的新中国跳进去。


怎么办?



7  上帝视角的时间线



现在,我们只能站在上帝的视角回顾一下1950年的时间线,你就会明白,斯大林的深谋远虑的算计有多狠。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访问苏联,提出归还旅大与中长线的诉求,斯大林拒绝了,24日,毛泽东再次提出,斯大林不予理睬。从此毛泽东闭门不出以示抗议。


1950年1月5日,美国佬送来神助攻——杜鲁门发表声明拉拢新中国;12日艾奇逊再次开出更高的价码拉拢新中国。


1月1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突然比中国还上心地提出驱逐国民党议案,被联大否决,马立克立即以此为理由帅领苏联代表团退出联合国安理会。


1月28日,苏联在中美双重压力下勉强同意了归还旅大与中长线。


1月30日,斯大林给金日成发送密电,同意金日成统一朝鲜的要求,并给与朝鲜10个师的武器装备。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日联合国通过谴责北朝鲜的议案。


6月27日,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向苏联代表马立克通报了25日议案,并且邀请马立克重返联合国,但是却被马立克拒绝。


6月27日,在苏联缺席下,安理会通过美国提出的“紧急制裁案”,建议会员国向南朝鲜提供必要的援助以击退武装进攻(包括斯大林计划看到的美国出兵朝鲜,驻军台海)。


同日,因为有联大的授权没有苏联代表在场否决,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


7月7日,同样在苏联缺席下,安理会通过组建联合国军去朝鲜的提案,要求会员国提供军队和其他援助,交由美国领导的统一司令部使用。


1950年8月1日,木已成舟,苏联代表团重返安理会,并担任轮值。


你看看,苏联掐着点等到美国佬在联大把所有的活都干完了,才回到联合国安理会。


那么,对于苏联在这个敏感时期缺席安理会——其实就是放弃否决权,斯大林是如何解释的呢?


6月29日,莫斯科针对27日联合国决议作出了公开声明:
“……莫斯科此时只能采取置身事外的立场,因为如果苏联代表返回安理会,必将陷入二难选择的困境——不使用否决权(或弃权)就意味着对朝鲜乃至社会主义阵营的背叛,使用否决权则等于承认在平壤背后站着莫斯科,从而导致与美国和世界舆论的直接对立……”


苏联所谓“两难”的理由是不是很奇葩?


“使用否决权则等于承认在平壤背后站着莫斯科”——尼玛,全世界都知道没有苏联的支持,北朝鲜怎么敢挑起朝鲜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人民军装备的可是全套的苏式武器!包括前期打得南韩军队落花流水的就是苏联T—34型坦克!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951年2月1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将新中国打成“侵略者”。这个决议,苏联同样没有使用否决权。


从以上时间线可以清晰的看出,将新中国拖入了朝鲜战争泥潭的正是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



8  屌丝的逆袭



在新中国最危险的时刻,毛泽东毅然做出了最伟大的决策: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中国出兵朝鲜,参战!


“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


美苏同时懵圈,就凭中国?


事实是,1950年10月19日当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之后,东亚乃至世界的格局为之一变!


满怀共产主义理想和庄严正义感的中国志愿军士兵,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将一支装备简陋的轻步兵推到人类军事史的巅峰!


在这支轻步兵的冲击下,武装到牙齿的强大的美军居然被打得溃不成军,一泻千里。


在云山重创了美军王牌第一骑兵师,在清川江畔打烂了美二师和二十五师,在风雪弥天的长津湖边把美海军陆战一师以及第七步兵师打得灰飞烟灭。


中国人民志愿军气贯长虹,威震敌胆,让全世界都目瞪口呆。


志愿军辉煌战绩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虽然那时中国工业基础基本为0,但是志愿军的战绩让全世界都承认新中国已经是一个军事强国。


这个新兴军事强国对于当时的苏联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冷战两大阵营对抗,苏联其实压力很大。二战后的苏联半个国家被打成废墟,人口死亡2000万,经济总量还不到美国一半,拿什么去与美国长期对抗?


但是打过十七国军,把美军钉在谈判桌上教训的中国,冉冉升起的中国,让斯大林看到了机会。


那就是——扶持中国,中苏抱团共同对抗美国!


所以,因为朝鲜战争,斯大林对中国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虽然这个弯子转得有点大,但是形势逼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胜利不仅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震动,也在东欧一票社会主义国家获得了极高的威望。


那时中国代表只要出现在东欧国家的集会,基本就是满堂欢呼与掌声——朝鲜战争不仅为中国打出了国威,也让苏联一票社会主义小伙伴建立了对抗西方世界的信心。


不仅如此,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都知道,北朝鲜在苏联支持下挑起了战争但是差点被灭国,是中国志愿军把“联合国军”赶回了三八线,这就是维护了苏联这个老大的颜面。


在这样形势下,斯大林终于不得不拿出最大的诚意。


大连港、中长线直接就提前归还中国。旅顺有点特殊,因为麦克阿瑟叫嚣要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所以中国主动邀请苏联海空军驻扎旅顺港,护住渤海这个要害。


只要中长线在我们手里,就不怕苏联未来不归还旅顺。事实也是如此,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苏联就归还了旅顺。


另外就是苏联对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的援助——这就是著名的156工程。


Image
156工程全国分布图

(来源:中规院李浩博士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


这个156工程我们出兵朝鲜之后就开始谈,一开始只有50个项目,随着志愿军节节胜利,苏联对华援助的项目也一路攀升,最后谈定是156个大型项目。


其实,按照当时的形势,只要我们提要求,苏联基本就是有求必应,只不过我们当时底子太差,拿到156个项目已经是中国接受能力的极限。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只有10万名工程师,合格的只有4万。产业工人也不够。当时基础最好的东北接受了156工程几十个项目,结果连产业工人都凑不齐,后来紧急从上海抽调了10万产业工人,才勉强凑够了人数。


产业工人可以凑,工程师想凑也凑不了。于是苏联又提供技术专家,高峰时期苏联专家在华人数达到5000人。相当于我们全国合格工程师总人数的12%。


给人还给设备。156工程苏联提供的设备一律按照成本价算,还不用付钱,都是苏联贷款买单。


除了给人给设备还给技术,156工程以重工业项目为主,一个项目涉及技术专利就是几十万,156个大型项目涉及专利技术就是几百万项——这些技术如果全用钱买,估计新中国全国人民当掉裤子也买不起。现在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一律免费!


如果没有朝鲜战争,新中国靠自身积累要拿下156工程至少也要10年以上。
也就是说,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红利,让我们的工业化建设至少也提速了10年!
提速10年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我们把共和国70年历史看做是一部工业史——对,猫哥作为坚定的工业党永远是从工业化的角度去观察一个国家的历史——不要给我扯前三十年这运动那运动,站在工业党的角度,不管是前三十年还是后四十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一直在前进!


如果没有这开挂般的10年提速,后来一切历史不变,我们今天人均GDP就不是1万美元而是5000美元,我们今天的整体生活水平会倒退10年!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学习伟大领袖1950年的表态——


“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真是暮鼓晨钟具有穿透历史的力量!我们后人开了上帝的视角也只能对毛泽东感佩不已。


因为伟大领袖的决策,因为我们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新中国不但打碎了雅尔塔枷锁,而且成为朝鲜战争最大的赢家,几乎是平白拿到了一个重工业体系。



9  伟大复兴



为什么老百姓把毛泽东比喻为东方红?
因为天不生润之,华夏万古如长夜!
为什么志愿军将士是最可爱的人?
因为没有他们卧冰嚼雪英勇牺牲,就没有今天的一切!
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1949到2019我们周围都是危机四伏群狼环视,苏联给我们套上一条雅尔塔枷锁,美国给我们套上一条第一岛链。但是中华民族岂能是这两条锁链所能束缚的?
毛泽东领导志愿军击碎了雅尔塔枷锁;
现在我们又打破了第一岛链的束缚;
未来谁还能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诸君,加油吧!



10  写在文章的最后



写完本文后,我突然找来《亮剑》主题曲播放。
当那激昂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的脑海是一幕幕画面:
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
雅尔塔协议,被肢解的中国主权……
叼着烟斗斯大林阴冷的眼神……
毛泽东在床上辗转难眠,黑夜里烟头忽明忽灭……
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在云山,在清川江畔,在风雪弥天长津湖边,无数志愿军士兵前赴后继发起决死的冲锋……
在松骨峰,在龙源里,满身是火的志愿军士兵与美军在地上翻滚扭打……
溃退的美军长长的车队……
垂头丧气的美军俘虏高举着双手……
沸腾的新中国处处歌声嘹亮……
不知不觉之中,我已经是泪流满面。





附:


危机四伏前传:解放战争中最凶险的一战
2021-07-02



写在前面的按:

本篇是《危机四伏:1949年前后发生了什么》的前传,建议看完本篇文章的读者一定要去读读《危机四伏》,因为你只有在了解当时复杂凶险的国际环境,你才能理解本篇中毛泽东为什么要坚持走险棋的决策逻辑。
如果你看完《危机四伏》觉得还没有过瘾,推荐可以再看看《屌丝的逆袭:志愿军凭啥能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这一篇大致能算是《危机四伏》的后传。
我的文章不仅可以独立成篇,而且逻辑都是前后呼应的。


今天给大家讲一讲辽沈战役。

这场战役很多历史爱好者都应该很熟悉,但是我讲历史的视角与传统的历史书不大一样——

在传统的历史书里,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的开局之作,也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战役。

但是在我的眼里,辽沈战役却是三大战役中最凶险的一战!

看到这个观点,我估计很多人就要跳起来反驳了,别急,我会详细梳理其中的凶险逻辑。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辽沈战役的前期态势。

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以下简称东野)已发展到12个纵队、1个炮兵纵队和1个铁道纵队,共70万人,连同地方部队总兵力已超过100万人,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东北国民党军,当时尚有正规军4个兵团部、14个军,约48万人,连同地方部队总兵力共计55万人左右。

1947年,遭到东野的夏、秋、冬三次强大攻势打击后,东北国军已被迫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在战略上已完全陷于被动。


辽沈战役前态势图

所以,在辽沈战役前,东北敌我态势大致是这样——

东野实力是国民党军的2倍,并且完全控制了东北广大区域的面与线,战场态势极其有利。

而国民党军则只能缩在几个孤立的点上。

兵力占优、态势有利,所以看起来辽沈战役是东野不管怎么打也绝不可能输掉的一场战争。

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1
打锦州是险棋




在辽沈战役怎么打的问题上,毛泽东与东野高层领导产生了重大的分歧!

早于1948年2月7日,毛泽东根据全国和东北战场的形势向东野指出:你们下一步应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

看看地图,一眼可知,毛泽东的意见是让东野去打锦州——因为只有拿下锦州,才能封闭整个东北国民党军的撤退通道,将几十万东北国民党军包了饺子。

但是东野高层却并不认同毛泽东的意见。

1948年4月18日,东野高层领导(包括林彪、罗荣桓、高岗、陈云、李富春、刘亚楼、谭政)集体致电中央,提出今后的作战意见,认为“目前只有打长春的办法为好”,“其它意见亦曾深入考虑,均认为不甚适宜。”

这个回电其实就是全盘否定了毛泽东的意见,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回电不是东野个别领导的意见,而是当时东野高层所有领导的集体共识!

现在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当然可以判断毛泽东的意见是正确的。

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在1948年4月,东野高层在“深入考虑”毛泽东的意见之后,认为先打锦州的意见“不甚适宜”呢?

因为先打锦州是一步险棋!

先打锦州,最坏的情况下东野主力有全军覆灭的可能!

给大家捋一捋其中的逻辑。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就是打后勤。

而先打锦州最大的风险恰恰就是后勤的问题。

当时锦州地区没有我军的根据地,所以,如果东野主力集中在锦州地区作战,后勤要仰仗东北地区根据地来供应。

而东北根据地要供应锦州作战主要依赖四平—彰武—阜新这条铁路线。


从地图可以看到,东北国民党军重兵集结的沈阳距离彰武只有135公里!

如果东野主力集结于锦州,沈阳国民党军迅速出动,很容易就能掐断东野这条补给生命线!

假如,东野补给线被掐断,那么东野依靠前期自身携带的粮食弹药还能支撑多久作战?

这个我们可以用抗美援朝战例作为参考。

抗美援朝前期,4次战役志愿军主力都是东野。

每次战役大致就是这样的模式:志愿军囤积一批粮食与弹药,然后发动攻势。战役开始之后,因为美军空军拼命轰炸,加上志愿军后勤力量比较原始,所以志愿军在作战过程中基本就是靠自身携带的粮弹来维持(后勤补给基本被切断)。

仅仅依靠自身携带的粮弹志愿军一般只能坚持7天左右作战,7天之后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只能停止作战,后撤到后勤基地去获取补给。

这个7天的作战规律是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发现并且总结的,后来在西方媒体渲染下,志愿军的进攻被称为礼拜攻势。

所以,东野如果在锦州地区发起战役,沈阳国民党军反应迅速,出动主力切断东野的补给线,那么最坏的情况下,东野凭借自身携带的粮弹只能打7天!

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东野必须在7天之内不但要攻克锦州,还要同时击败锦州南北两个方向的国民党的援军!

否则东野将面临弹尽粮绝的绝境!

最麻烦的是锦州地区还没有回旋的地理空间。

向西是蒙古大草原,向东是大海,南北两个方向再有国民党军的重兵集团压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在辽沈战役之前,对于东野高层而言,打锦州是一步险棋,胜负在五五之数,打赢了还好说,没打赢搞不好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辽沈战役(来源:新浪网)

而打长春则没有任何风险,虽然拿下长春可能会导致沈阳国民党军队主力跑掉(至少是部分跑掉),但这不过是战果小一些而已,与打锦州可能赔上东野全部主力相比,怎么看打长春也是更稳妥的选择。

这就是东野高层集体致电中央,认为“目前只有打长春的办法为好”,“其它意见亦曾深入考虑,均认为不甚适宜”的根本原因。

现在问题来了,东野高层能看到打锦州是一步险棋,毛泽东自然也能看到,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还要坚持走这步险棋?

毛泽东有句名言: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慢不得。这句名言表达了毛泽东对两场战争国际大背景深刻的洞察力。

东野打长春虽然稳妥,但是却有很大可能放跑了沈阳、锦州的国民党军的主力(两地合计约35万人),这么一大坨国民党军队回到关内,就有可能拖累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

所以,虽然先打锦州在战役上属于险棋,却是最符合“解放战争慢不得”的战略思路!

按:"解放战争慢不得"是毛泽东站在国际大环境层面的深刻洞察,具体原因分析详见我的历史文章《危机四伏:1949年前后发生了什么》,这里就不展开了。

另外,打锦州虽然是一步险棋,但是毛泽东却并不认为会出现最坏的情况。

1948年4月18日,在林彪提出“东野主力南下时间,须视杨成武部(华北野解放军)行动而定”时,毛泽东去电林彪就毫不客气地说道“我们向你们指出,不应当将南面敌情(华北剿总傅作义所部)看得过于严重!”

东野南下最担心的就是华北剿总傅作义所部出动重兵增援锦州,但是毛泽东却在战前笃定的认为“不应当将南面敌情看得过于严重!”——也就是傅作义不会拼命增援锦州,这个神一般的预判后来也得到印证。

这就是伟人与常人的区别。

如果不开上帝的视角,任何人在战前正常推演只会得出东野高层同样的判断,认为打锦州凶险异常,胜败在五五之数,而毛泽东却能在战前算定最大的变数——华北剿总傅作义部的动向,从而敢于在锦州这个态势极其不利的地区赌上东野全部主力!

为了说服东野集结主力南下打锦州,毛泽东与东北局来来回回电文拉锯了几个月,到了1948年7月中旬才算勉强做通了东野高层的工作。

7月20日,东野三巨头林、罗、刘致电中央“最近东北局重新讨论了行动问题,大家均认为我军仍以南下作战为好,不宜勉强和被动地攻长春。”并提议:8月中旬“我军即以最大主力开始南下作战”。

22日,中央军委复电:“攻击长春,既然没有把握,当然可以和应当停止这个计划,改为提早向南作战的计划。”

8月中旬,东野主力南下,辽沈战役终于拉开了帷幕!

东野南下之后,动作很快。

9月12日发动全线进攻,一出手就是雷霆万钧的攻势——

奔袭锦榆铁路,围困兴城、沙后所、绥中、义县,破袭昌(黎)滦(县)段铁路,攻占塔山进逼葫芦岛,到9月29日,东野已经将锦州围得水泄不通,并且夺取了部分外围阵地。


塔山阻击战(来源:新浪网)

那么,在东野对锦州包围圈形成之前,国民党军迅速出动切断东野的补给线了吗?

没有!

东野最担心的事情迟迟没有发生。

那么国民党方面在做什么呢?




2
国民党的应对



国民党方面反应迟钝。

东野9月12日就在锦州地区发动攻势,但是国民党高层十几天后才判断出东野的战役意图是锦州。

蒋介石命令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派兵空援锦州,但是为时已晚,沈阳国民党军仅仅空运了2个团,锦州机场就被东野炮火控制了。

9月30日,蒋介石赶到北平,亲自部署在锦州与东野的决战。

由于战场态势一目了然,所以这一次蒋介石做出了最正确的决策——

与傅作义商定从关内抽调部队到葫芦岛,组成“东进兵团”,归第17兵团司令官候镜如指挥,由葫芦岛登陆,经塔山向锦州推进;

命令卫立煌集结兵力,组成“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指挥出辽西,向锦州攻击。

两路国民党军队南北夹击,妄图在锦州城下将东野全歼。


国民党作战构想图

虽然蒋介石做出了是最正确的决策,但是执行起来却很不顺利。原因很简单,国民党高层将帅并不齐心。

东野南下锦州作战,威胁最大的就是华北国民党傅作义集团。

当时华北剿总国民党总兵力有60万,华北解放军只有20万,傅作义如果肯下血本,至少可以调集20万军队增援锦州,但是傅作义却并不愿意这么做。

锦州决战关系到整个北方中国的命运,如果让东野在锦州关门打狗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华北傅作义集团未来也挡不住百万东野入关。

傅作义很清楚这一点,按道理,傅作义应该拼命增援锦州——救锦州就是救自己。

但是,1948年,国民党政权已经摇摇欲坠,很多国民党高级将领都有了异样的心思。特别是在锦州战役前夕,蒋介石又有一番作为让傅作义大失所望。

这就是民国版的不爱江山爱美人。

给大家讲一下锦州战役前一段有趣的插曲。

9月30日,蒋介石刚刚赶到北平部署锦州决战,后院就起火了。

当日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查封了扬子公司,然后宋美龄迅速赶到上海,乘中秋节之机召见了蒋经国、孔令侃,企图调解这两个表兄弟之间的矛盾。

蒋要孔“顾全大局”,孔则大吼:“什么!你把我的公司都查封了,还要我顾全大局!”两人大吵起来。蒋经国临走时表示:“我蒋某一定依法办事!”孔则回答:“你不要逼人太甚!狗急了也要跳墙!假如你要搞我的扬子公司,我就把一切都掀出来,向新闻界公布我们两家包括宋家在美国的财产。”

当即宋美龄气得面色煞白,手脚发抖,急忙打电话给在北平的蒋介石,说是上海出了大事,要蒋介石火速乘飞机南下。

蒋介石接到宋美龄电话之后,当日就不告而别乘飞机赶往上海,让北平一干国民党高级将领个个面面相觑。

锦州决战决定了整个北方中国的命运,蒋介石在这个关键时刻竟然因为宋美龄一个电话就抛下前线事宜跑到上海,当时傅作义就感叹:蒋先生只爱美人不爱江山。

从此傅作义就有了拥兵观望的心思。

几日后,蒋介石再次赶到北平,部署援锦事宜,这时傅作义已经不愿投入过多本钱去增援锦州,最后傅作义拖拖拉拉地只向葫芦岛增援了5个师(6万人)。

为了糊弄蒋介石,傅作义精心策划了一个偷袭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的计划,也就是将北平国民党大部分机动兵力不是集中去增援锦州,而是去偷袭西柏坡。

偏偏老蒋最喜欢这种投机取巧的主意,于是就批准了这个计划。

按:偷袭西柏坡最后当然无功而返,七八万国民党军队在华北搞了一场武装大游行,错过了增援锦州最好的时机。

华北的傅作义不愿全力援锦,东北的卫立煌更是态度暧昧。


1948年蒋介石与傅作义(左)卫立煌(右)在北平(来源:新浪网)

1948年1月,卫立煌接任东北剿总司令的职务,当时国民党在东北的局
势已经糜烂到难以收拾。

卫接任之后基本就是一个乌龟流策略——

将主力收缩到沈阳、长春、锦州几个孤立的大城市,对于东野攻击国民党军的其他城市听之任之,除了命令死守之外,绝不派出主力增援。

东野在锦州地区发起攻势之后,蒋介石虽然命令卫立煌派出沈阳主力组建西进兵团增援锦州,但是卫立煌坚决反对,加上蒋介石自己被上海的事务拖住,所以,沈阳西进兵团一直拖拖拉拉没有出城。

后来,蒋介石派出参谋总长顾祝同亲赴沈阳,直接给第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下了死命令,9兵团才在10月8日出了沈阳。

按:战后台湾方面骂卫立煌是共谍,后来解密史料确实证明,在卫立煌担任东北剿总司令之前,与中共高层保持着秘密的通信来往。
所以,卫立煌在担任东北剿总司令之后,一直态度暧昧,所有的决策都是不作为,几乎都是坐等东北国民党军灭亡。

虽然廖耀湘属于蒋介石的绝对嫡系,但是廖耀湘对于增援锦州却并不积极,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双方实力对比太悬殊。

当时东野在锦州集结了70万主力,而锦州国民党军只有10来万,廖耀湘从沈阳拉出来的9兵团大致有15万,两者合计25万,华北傅作义增援也不积极,葫芦岛最多的时候也只有9个师10万人。

也就是说,在决定中国命运的锦州决战,东北、华北合计高达110万国民党军队因为各方掣肘,竟然只能调集35万军队与70万东野主力决战,这如何不让廖耀湘心生怯意?

所以,廖耀湘出了沈阳后,打的主意还是观望锦州作战,随时做好向营口跑路的准备。

廖耀湘10月8日离开沈阳,拖拖拉拉直到12日才攻占彰武,总算切断了东野补给线。

东野8月下旬就南下锦州,9月12日就在锦州地区发起了全面攻势,结果10月12日廖耀湘才切断东野补给线——

也就是说,在9月12日东野发起锦州地区攻势之后的整整1个月的时间里,在沈阳国民党重兵集团的眼皮下,东野的补给线居然保持畅通无阻!

一条铁路线1个月昼夜不停的运输,已经让东野囤积了相当多的物资,现在的东野已经远远不是补给线被切断之后只能打7天的窘境。

东野已经可以有更宽松的时间来打锦州决战了,而国民党军因为反应迟钝,加上将帅不合、相互掣肘则一开始就浪费掉了最好的出兵时机。



3
林彪的犹豫




在锦州作战前期,国共双方都有点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味道。

国民党方面,包括华北剿总与东北剿总因为畏惧东野实力雄厚而拖拖拉拉不敢全力增援。

而东野方面,则因为重兵集结于锦州狭小地区,不仅补给不便而且缺乏回旋余地,也颇多顾虑。

10月2日,在东野对锦州完成合围之后,突然得知葫芦岛的国民党军队又增援了5个师,整个葫芦岛的国民党军队已经集结了9个师10万之众,这个突然的敌情让林彪再次动摇了。


在林彪看来,葫芦岛距离锦州只有几十公里,中间除了一个小小的塔山基本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

所以,如果葫芦岛的国民党军拼命往锦州攻击,东野很难守住地形并不是很好的塔山。

一旦葫芦岛与锦州联成一气,虽然合计也只有20万的国民党军队,东野还能保持兵力优势,但是华北与东北剿总如果看到锦州作战有了起色,是有很大可能投入更多本钱的!

特别是华北剿总增兵葫芦岛简直不要太容易,从天津港上船,一天之内就能到达葫芦岛!

届时,后勤有保障的华北剿总与东北剿总的国民党军队可以稳打稳扎,慢慢与东野拼消耗,而屯兵锦州坚城之下的东野在补给线被掐断之后,又能打多久?

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锦州战役之前,东野打国民党重兵驻扎的大城市非常吃力。

1948年4月,东野曾经出动了近20万兵力去打长春,结果打了好几天,伤亡一大堆,也就是勉强攻占了长春大房身机场,连长春城墙的边都没摸到。

现在在态势更不利的情况下硬攻同样有10万之众的锦州,林彪左思右想实在没有把握迅速拿下锦州。

所以,面对南线葫芦岛国民党增兵的压力,林彪发了脾气:“我准备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人,怎么办?”

10月2日晚22时,林彪单独去电中央,希望回师去打长春。

现在我们站在上帝的视角,当然可以嘲弄林彪的犹豫和动摇,但是作为东野的统帅,林彪的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

东野百万大军是中共倾全党之力,用了2年时间燕子衔泥一样一点点攒下来的家当,是中共争天下最大的本钱。

现在全部家当都集中在锦州,稍一闪失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这如何不让林彪患得患失?

林彪的这份电报让毛泽东勃然大怒,第二日也就是10月3日17时、19时连续发了两封电报针对林彪动摇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批评。

但是,恰恰是10月3日上午,也就是还没有收到毛泽东回电之前,林彪的态度出现戏剧性的变化。

10月3日上午9点,林彪与罗、刘再次去电中央,这一次不但自行否定了回师打长春的意见,而且对迅速拿下锦州变得信心十足——

“我们拟仍攻锦州。只要我军经过充分准备,然后发起总攻,仍有歼灭锦敌的可能,至少能歼灭敌之一部或大部。目前如回头攻长春,则太费时间。”

按:毛泽东10月3日下午回电批评林彪时还没有收到这封电文。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一夜之间林彪态度出现了180度大转弯呢?

据有关历史记载,在10月3日上午,东野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在得知林彪单独去电中央要求回师打长春之后,说服林彪改变了主意。
我觉得这个理由有点牵强。

林彪何许人也?在我军中属于公认的最能打的将帅之一,在我军历史上,能统帅数十万大军的都是心志坚毅的佼佼者——这样的将领岂非是别人劝说几句就能轻易改变主意的?

所以,林彪改变主意另有原因。

这个原因来自于义县攻坚战的一份战报。

这份战报让林彪极大地增强了打锦州的信心。




4
壕沟战术




义县是锦州外围要点,其城墙高厚,守备坚固。

东野派出3纵与炮纵协同其余2个师的部队于10月1日发起攻击,本来东野以为打义县是一场苦战,结果仅仅花了4个小时就攻克了义县。

10月2日,东野高层已经知道了义县攻击战取得胜利,但是更详细的战报应该是10月2日晚上才送到东野司令部的。

我估计当时林彪正因为葫芦岛国民党增兵而忧虑重重,根本顾不得看义县的详细战报,但是林彪去电中央要求回师打长春之后,应该看到了义县的战报。

这份义县的战报对锦州决战起了关键性作用!

为什么?

因为在义县攻击战中,3纵发明了一种壕沟新战术。


义县攻击战(来源:新浪网)

所谓壕沟战术——就是围城主力在平原上进行土工作业,挖掘无数条壕沟直接逼近敌军防御线,最短在距离敌军防线只有几十米的地方构建攻击阵地,最后在强大炮火支援下,我军就能以最小的伤亡一举突破敌军的城墙防线。

突破城墙之后,虽然国民党军在城内还有纵深防御阵地,但是东野在经过大练兵之后的部队战术素养已经得到极大的提高,包括四快一慢,三三战术让东野战士小群作战能力极强,这种高超战术素养非常有利于在城市复杂地形下的作战。

这个时候,东野已经初步具备了志愿军那种能聚能散轻步兵巅峰的雏形——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在城市复杂的地形下,东野战士如同水银泄地一样到处渗透,让国民党构筑的防御体系迅速支离破碎。

本来国民党军还可以依托城墙抵御东野的渗透,但是新型的壕沟战术让城墙防线如同一张一捅就破的纸。

这就是3纵能在4小时攻克城高墙厚、工事坚固的义县的原因,也是林彪极大增强了迅速攻克锦州的信心的原因。

所以,林彪在看了义县战报之后空前重视。

10月3日派出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长苏静与训练处副处长刘成赶到第3纵队了解打义县的详细情况;

10月4日林彪与东野高层单独听取苏静与刘成的汇报;

10月7日林彪再次单独把苏静叫到自己住处询问义县攻坚战中挖壕沟的细节。

按:以上细节均来自于苏静口述回忆录——《东北解放记忆:锦州攻坚战的回顾》

在听取了苏静的两次汇报之后,林彪亲自给攻击锦州的东野各部下达了非常详细的挖壕沟命令——

“此次锦州战役各部需充分发挥义县战斗中挖交通沟的经验,各部须严守以下原则:

(一)每个师须以6个营的兵力(三分之二的兵力)全力用于挖交通沟,只留下担任尖刀的部队则在后面进行充分的突击准备的军政工作,绝不可只依少数部队挖交通沟。

(二)挖交通沟时要有不怕伤亡、不怕疲劳的精神,大胆进至距敌五六十米处,沿途摆开由前向后挖前后同时挖。

(三)每个师要挖5条或3条交通沟。

(四)每条沟须高宽各一米五。

(五)挖时先须以卧倒姿势挖卧沟,然后逐渐挖成站沟。

(六)以上指示必须坚决执行,不可懒散怕疲劳不执行。今后我东北全军的基本任务是攻大城市,故各部须在此次挖沟中,在思想上与作风上,打下坚固基础,则今后作战就增加了重大的必胜因素。只要我肯挖交通沟,则不管敌火力如何激烈,工事如何坚固,都将使其大大丧失作用。

(七)各部须立即向着自己的攻击目标和地区开始挖交通沟,此次战役结束后须将挖交通沟作一总结检讨报告。”

这个命令下达之后,林彪对攻克锦州变得信心十足。

根据苏静回忆录记载,10月8日,林彪把苏静叫到他的住处说:“锦州地形有利于我发扬火力,攻取锦州看来没有问题,关键在于能不能守住塔山一线阵地挡住援敌。你要到塔山告诉4纵的领导,希望他们死打硬拼,坚决地守住阵地,创造模范的英勇顽强的防御战例。”




5
锦州之战



锦州之战有两个战场,一个在锦州,一个在塔山。

其实这两个战场都没啥悬念,主要是兵精粮足的东野在两个战场都集中了绝对优势兵力。

在塔山防线,国民党集中了9个师10万人增援锦州,而东野在塔山就摆了2个纵队10万人阻击,在塔山后面还留了一个1纵作为预备队,3个纵队兵力已经超过15万,另外还加强了一个炮兵旅——光是这个炮兵旅就有上百门大炮。


塔山防线(来源:新浪网)

国民党葫芦岛军队兵力处于劣势,所谓海陆空协同也是一团糟(国民党军队没有做过海陆空协同作战训练),加上东野巨大的炮火优势,如何能打穿塔山防线?

锦州国民党军不过10万人,东野集中了5个主力纵队+炮兵纵队,一共30万大军以及近千门大炮,加上新型壕沟战术,让东野的攻击锐不可挡。

10月9日,东野开始对锦州外围据点发起攻击,两日就扫清了锦州外围的所有据点,10月11日对锦州发起总攻,31小时就攻克锦州!

也就是说,10月12日,廖耀湘攻占彰武才刚刚过去2天,东野就攻克了锦州!连锦州守将范汉杰也被抓了俘虏。

范汉杰被俘之后沮丧地说:“这一着(指打锦州)非雄オ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根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中间断了。”

对于在31小时就丢掉锦州,范汉杰总结的原因有两点:

“你们攻锦作战,炮兵的火力猛烈,出乎意料,我们的炮火全被压制住了,我们走到哪里,炮火就跟到哪里,炮弹不断地落到我们指挥所位置。

你们部队的近迫挖壕作业很好,很熟练,我们从地面上看不到你们部队的运动,无法组织反击,这是我们未曾料到的。你们部队英勇作战,勇猛冲击,势难抵挡呀!”

范汉杰这番言论其实总结很精当,东野能迅速攻克锦州,主要就是靠炮火优势+壕沟战术,这两大优势加上东野部队良好的战术素养,让国民党重兵守卫的大城市如同一道纸糊的防线,后来东野攻击有13万军队守卫的天津也是二十几个小时就拿下。



6
尾声与总结



锦州攻克,辽沈战役其实已经没有悬念。

这个时候,国民党最好的策略就是将沈阳与廖耀湘兵团迅速通过营口转移。

但是关键时刻,蒋介石如同赌场上输红眼的赌徒一样丧失了理智,竟然严令廖耀湘兵团与葫芦岛侯静如兵团南北对进去收复锦州!

两只国民党军队不过25万,蒋介石居然要求它们不顾一切去与刚刚攻克锦州、士气正旺的70万东野主力决战!

这与送死没什么区别。

于是廖耀湘兵团在黑山大虎山一线徘徊了几天,几乎就是等着东野主力迂回包抄。

10月28日,在辽西平原上,廖耀湘兵团全军覆灭。

然后东北国民党军队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倒下——

长春郑洞国集团投降。

沈阳国民党军集体崩溃。

11月2日,沈阳解放,至此蒋介石在东北的本钱丢得干干净净。


解放沈阳(来源:新浪网)

回顾辽沈战役,从战前态势来看,这原本是三大战役中最凶险的一战,也是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队最有胜利希望的一战。

在辽沈战役前期,蒋介石也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但是1948年的国民党政权已经犹如一台老化生锈的机器显得臃肿而且运转不灵。

面对东野在锦州地区发起的凌厉的攻势,国民党方面不但反应迟钝,而且各方将帅相互掣肘,白白浪费了大把的时间。

现在我们复盘辽沈战役,从常人的角度完全能理解林彪以及东野高层前期的顾虑以及中期的犹豫与动摇,也只有毛泽东这样的伟人才有超越常人的洞察力,才敢于置十拿九稳的胜利(先打长春)而不顾,敢于赌上东野全部主力,在锦州这个要害与国民党军队决战。

打锦州是险棋,但是如果洞察到国民党政权已经系统老化运转不灵的特征,那么打锦州更是一步狠棋!

趁你病,要你命!

直接就向你要害下重手!

当然能迅速拿下锦州也因为大规模运用壕沟战术让东野的攻势势如破竹锐不可当,1948年的解放军与日薄西山暮气沉沉的国民党军相比显示出一种生气勃勃勇于创新的上升势头。

所以,本来东野主力集结在锦州,各方面态势都非常凶险,但是国民党军队从始至终都没有给与东野造成真正的威胁。

所以,1948年国民党政权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崩溃其实不是偶然,原因是国民党遇到的对手中共以及人民解放军都是太逆天的存在。

蒋介石在年轻的时候被党内人士评价为天纵之才,但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个国民党内的天纵之才遇到毛泽东却被碾压得没有脾气。


后来的历史表明,1949年之前中国军队在欧美发达国家眼里就是一堆垃圾,但是1949年之后,中共领导的中国军队却给全世界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虽然依然装备简陋,但是那种旺盛的作战意志、高超的小群作战技巧、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将不可一世的美军打得落花流水。

最为重要的是,中共领导的军队永远都拥有一种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在锦州战役中大规模创造了壕沟战术让国民党军队精心构建的防御体系成为一捅就破的蛋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同样创造出反斜面+坑道战术让美军拥有绝对优势的火力完全无法发挥。

所以,蒋介石失去大陆并不冤枉,即使是国际上如日中天的美国遇到中共以及中共领导的军队一样被打得没有脾气


------

附,国际歌歌词


原作六段歌词,苏联版选择了其中三段,中文版和英文版因此通常为三段歌词。以下为完全版翻译和英文三段版歌词。


法语原版 中文译版 (萧三版)
L'INTERNATIONALE
Paroles d':Eugène POTTIER
Musique de:Pierre DEGEYTER
翻译:萧三
Couplet 1 :
Debout! les damnés de la terre
Debout! les forçats de la faim
La raison tonne en son cratère:
C’est l’éruption de la fin
Du passé faisons table rase
Foule esclave, debout, debout!
Le monde va changer de base:
Nous ne sommes rien, soyons tout!
Refrain: (2 fois sur deux airs différents)
C’est la lutte finale
Groupons nous, et demain
L’Internationale
Sera le genre humain!
第一段: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3]
Couplet 2 :
Il n’est pas de sauveurs suprêmes,
Ni Dieu, ni césar, ni tribun
Producteurs, sauvons-nous nous-mêmes,
Décrétons le salut commun!
Pour que le voleur rende gorge,
Pour tirer l’esprit du cachot
Soufflons nous-mêmes notre forge,
Battons le fer quand il est chaud!
Refrain:
C’est la lutte finale
Groupons nous, et demain
L’Internationale
Sera le genre humain!
第二段: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Couplet 3 :
L’État opprime et la loi triche,
L’Impot saigne le malheureux
Nul devoir ne s’impose au riche;
Le droit du pauvre est un mot creux.
C’est assez languir en tutelle,
L’égalité veut d’autres lois:
Égaux, pas de devoirs sans droits!>
Refrain:
C’est la lutte finale
Groupons nous, et demain
L’Internationale
Sera le genre humain!
第三段:
压迫的国家,空洞的法律,
苛捐杂税榨穷苦。
富人无义务尽享逍遥,
穷人的权利只是空话。
受够了监视下的沉沦,[4]
“平等”需要新的法律: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Couplet 4 :
Hideux dans leur apothéose,
Les rois de la mine et du rail
Ont-ils jamais fait autre chose
Que dévaliser le travail?
Dans les coffres-forts de la bande
Ce qu’il a créé s’est fondu.
En décrétant qu’on le lui rende
Le peuple ne veut que son dû.
Refrain:
C’est la lutte finale
Groupons nous, et demain
L’Internationale
Sera le genre humain!
第四段:
矿井和铁路的帝王,
在神坛上奇丑无比。
除了掠夺别人的劳动,
他们还会做些什么?
在他们的保险柜里,
劳动创造的财富融化。[4]
从剥削者的手里,
人民只是讨回血债。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Couplet 5 :
Les Rois nous saoulaient de fumées.
Paix entre nous,guerre aux tyrans!
Appliquons la grève aux armées,
Crosse en l’air et rompons les rangs!
S’ils s’obstinent, ces cannibales,
À faire de nous des héros,
Ils sauront bientôt que nos balles
Sont pour nos propres généraux.
Refrain:
C’est la lutte finale
Groupons nous, et demain
L’Internationale
Sera le genre humain!
第五段:
国王用硝烟来迷惑我们,
我们要团结向他开战!
让军中战士一齐罢工,
暴力机器乱作一团!
食人魔们若敢再下命令,
让我们送死为他虚荣,
他们将会知道我们的子弹,
全都射向自己的将军。[4]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Couplet 6 :
Ouvriers, Paysans, nous sommes
Le grand parti des travailleurs;
La terre n’appartient qu’aux hommes,
L'oisif[*] ira loger ailleurs.
Combien de nos chairs se repaissent!
Mais si les corbeaux, les vautours,
Un de ces matins disparaissent,
Le soleil brillera toujours!
Refrain:
C’est la lutte finale
Groupons nous, et demain
L’Internationale
Sera le genre humain!
[*] :dans certaines versions on trouve "le riche" au lieu de "l'oisif"[5]
第六段: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
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
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英文版:


The internationale lyrics.





[Verse 1]
Stand up, all victims of oppression
For the tyrants fear your might!
Don't cling so hard to your possessions
For you have nothing if you have no rights!
Let racist ignorance be ended
For respect makes the empires fall!
Freedom is merely privilege extended
Unless enjoyed by one and all

[Chorus]
So come brothers and sisters
For the struggle carries on
The Internationale
Unites the world in song
So comrades, come rally
For this is the time and place!
The international ideal
Unites the human race

[Verse 2]
Let no one build walls to divide us
Walls of hatred nor walls of stone
Come greet the dawn and stand beside us
We'll live together or we'll die alone
In our world poisoned by exploitation
Those who have taken, now they must give!
And end the vanity of nations
We've but one Earth on which to live


[Chorus]
So come brothers and sisters
For the struggle carries on
The Internationale
Unites the world in song
So comrades, come rally
For this is the time and place!
The international ideal
Unites the human race

[Verse 3]
And so begins the final drama
In the streets and in the fields
We stand unbowed before their armour
We defy their guns and shields!
When we fight, provoked by their aggression
Let us be inspired by life and love
For though they offer us concessions
Change will not come from above!

[Chorus]
So come brothers and sisters
For the struggle carries on
The Internationale
Unites the world in song
So comrades, come rally
For this is the time and place!
The international ideal
Unites the human race


This is from https://genius.com/amp/Billy-bragg-the-internationale-lyrics.



点赞(0)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飞文染翰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湯安男2岁
高级顾问
注册日期:2014-09-29
最近登录:2024-04-29
作品数量:567
空间人气:390302
粉丝人数:48
关注的人:2
最新帖子
《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菊花词  11/06唱歌有感  08/10七绝-掬露煮...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