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诗坛资讯 > 诗词视界
·芒克:色彩的梦想家
发布于2014-07-22 09:55 点击:5247 作者:黄 茜—版主转载


本报实习记者 黄 茜

芒克那一代人,虽然没有正经上过几年学,却因青年时代巨大、庞杂的阅读量而受了极好的文学艺术教育。芒克如今已是负有盛名的诗人画家,他坦言没有专门学习过绘画,却很早具备了丰富的艺术史知识,不仅对外国艺术思潮了如指掌,而且由于游历甚广,各国的美术馆都去过。


绘画,作为职业

芒克1950年出生于北京,19岁被下放到白洋淀插队,同时开始写现代诗。1976年,芒克回京,被分配到一家造纸厂工作。1978年他和北岛共同创建了地下诗歌刊物《今天》,成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因为办诗刊在当时是被禁止的,芒克丢掉了工厂的工作,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企图寻找一份“正经的”职业。

芒克54岁才开始画画。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要做一个画家。2004年,他的朋友艾丹为他买了颜料和画布,让芒克画画。机缘巧合,也是生活所迫,芒克就这样拿起了画笔。刚画了3个月,他就办了第一个画展,那些斑斓绚丽的画作被朋友们一抢而空。芒克说起这次展览,忍不住直乐:“其实也不叫什么展览,就是在咖啡馆里挂了几十张画,画卖完了,展览也就结束了。”正是在那锋芒初露的画展上,眼光毒辣的艾未未收藏了芒克一幅叫做《睡》的作品,这幅画今天已价值不菲。如今的芒克是几个孩子的父亲,就靠着卖画,曾经的流浪诗人建立起了小富即安的生活。

芒克画画已经画了9年。9年的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长,尚且不够一位美院学生完成专业训练。但芒克另有一个很高的起点,那就是诗歌。诗歌为他提供了除技巧之外的一切:个性、才情、想象、思想。诗意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成为绘画取之不竭的源泉。他深知不能在造型技巧上与学院派相抗衡,便另辟蹊径,着重色彩铺陈和情感表现。由于不受传统与法度的约束,他在绘画实验上更加勇猛大胆,这让他的画风愈发纯熟,拥有了少见的幻想气质和诗性特征。


色彩,或精神历险

他作画的方式是纯粹印象派的。大块的颜料并不经过水的稀释与调和,而直接被挤上画布,由于极度浓稠,必须用刀,而不是用画笔将它们刮开。这些纯粹的颜色,保留着与生俱来的厚度与亮度,在彼此毗邻、混合或遮蔽的时候,就显得更有张力,更加神秘和饱满。

尽管芒克自己并未意识到(或者由于谦逊并不承认),他已是一位杰出的色彩家。浏览他画室里叠放的一系列画作,可见他对线条与造型并不热心,但在色彩的表现方面做过无数有趣的尝试。

在古典绘画里,色彩只是形体的附属,而在芒克这里,色彩战胜了形体,成为画面的主角。色彩抓住我们,让我们随它一起尖叫、欢笑、静默,一起运动、梦想、发光。他擅长驾驭浓烈的对比,将热烈与沉郁、轻薄与厚实、光明与黑暗相铺排,从而达到诗意而雄辩的效果。他也和其印象派前驱一样,深知任何物体都不仅是一个色块,而且是一组色彩组成的混合的光斑。所以即便是最出色的化学家,也难以分析他画的那些神话般的天空,以及和天空相辉映的诡谲的河流由多少种色彩构成。

康定斯基认为,色彩是精神操练的起点。事实上,对物象的简化和抛弃以及纯粹的色彩的运用,使得芒克的艺术极度神秘化和精神化。与印象派不同的是,芒克的作品不是画家对自然界产生的转瞬即逝、晶莹美丽的印象,而是某种内心体验或精神历险,是画家在孤独中独自挺进存在的深处而获得的有关生命的图式和幻觉。这幻觉将崇高和罪恶、天堂和地狱结为一体,天真烂漫又复杂迷离,激情洋溢又充满危险。而我们之所以在瞬间被这些画作所震慑,不是因为它们鼓舞了感官或者提供了慰藉,而是因为它们唤起了我们对自身的相同的认识,因为色彩的宏伟对照里蕴含着巨大的冲突和深深的不安。

在芒克的画室,悬挂着一幅非常特别的作品。这幅画全无线条和形象,只有色彩密布于整个空间,不留一丝喘息的余地。黝黑、明黄、沈翠、嫣红……层层叠加,既专断又综合,既显露又覆盖。那是一排细致的芦苇,一片十月的树林,一片夕阳下枯黄的秋草……也可以只是颜色的音乐和刀锋的梦话,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是。从这幅画来看,他已经从描绘精神幻象走到了抽象画的边缘,再进一步就是自由无碍的形而上的疆界。


诗画,殊途同归

芒克首先是一位诗人,然后是一位画家,他总把画画作为谋生的行当,更喜欢自己诗人的身份。正因他用诗人的眼睛看世界,才能在画布上创造出如此浓烈的新现实。

诗意的构思、情绪的酝酿、夸张和戏剧的意识,总是出现在画作之前。他的画室里有一幅画,画的是天和地融合在一起的混沌状态,丰赡的色彩交融渐变,孕育着新的伟大世纪的可能。这是从人类起源就有的创世神话。比如他画的血色的云彩、黄金的岸滩和深黑的海水,它们自身的过度充沛和彼此的强烈对峙,多么像拉辛戏剧里同时被赞颂和鄙薄的激情。而他画得最好的天空,醒着的天空,覆盖着羽毛的天空,睡莲般的天空,早就在荷马或莎士比亚的诗行里被描写和暗示过了。

芒克是一位有捷才的画家,他画得很快。许多诗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最好的诗歌却是在灵感的轻触下瞬息完成的。绘画也是同样。芒克的创作极为迅速,他笑称自己总是“一阵猛画”。“你花一两个月画出来的东西,未必比你花两三天画出来的好。”这种迅捷的才情,来源于印象派对片刻光影的急切捕捉,也来自一个好深思、有准备和富于情感的头脑。情绪爆发时的晕眩,将画家带入无限喜悦的境地,此时画笔带动着手腕运动,就像神灵借诗人的嗓音说出神奥的预言。

诗歌和绘画都在终极意义上追求着自由。无论做诗还是画画,芒克都像他笔下的向日葵,“把头转向身后,/就好像是为了一口咬断/那套在它的脖子上的/牵在太阳手中的绳索。”他不遵循技法,不拘泥于观念,从不带着镣铐跳舞,因他首先就挣脱了镣铐,不是奴隶而是主人。而在文字和色彩背后,是他奇伟而放诞的精神,在天地间自由游弋,享受着生命最原初的意义与欢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