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卫国的个人空间

  
卫国评诗-1      文/【闫卫国】   

作者:耕夫 

池塘几处蛙辛苦,袅袅炊烟影自长。

一缕蝉声倾古柳,三分黛色染斜阳。

箩筛过雨珠珠慢,水竹梳风线线凉。

老汉悠闲哼戏调,乌云快马正仓皇。

这一首律,画面感极强,属于白描手法,古诗一般都有较浓的思想性,或者说一种情感、情趣、愿望、感觉蕴含其中,极少有八句都写景的作品,

有人会说,杜甫的《春夜喜雨》句句都是景,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其实这首作品也不是八句全部写景的,首二句虽有景,14字中只一“雨”作数,其余都是交待时间季节,“好”字流露出的是一种对春的期待,它与尾联之“重”遥相呼应,夜雨晨花更掩藏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与这首作品相较,本诗主观情感较淡,白描稍过,只能体会出作者对山村雨前雨后的一种无为的苦中求乐的心情,因此作品的思想性因缺乏张力而打了几分折扣。但写景素描还是有所长。

下面咱们就来品品这首作品吧:

首联:池塘几处蛙辛苦,袅袅炊烟影自长

起句作者要表达的是青蛙在不辞辛苦地敲着腹鼓,它借用了辛弃疾的“听取蛙声一片”的蛙声,似要表达“丰年在望”的潜意识,但此处用意更趋向于“辛苦”,夏日辛苦无非是酷暑难当,因此,作者心思在于借用蛙的辛苦来表达对盛夏酷暑的一种夸张的素描,蛙尚且如此,人呢?是不是更加难熬?这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但稍嫌直白;

第二句的袅袅炊烟,也是农村的一种常见的生活痕迹,交代了地点,影长,说明日头偏西,无风之时,青烟直上,因此影长,若被风吹斜,即使经夕照影亦不会长,符合夏照偏无风的闷热特点,将近傍晚,一般农村晚饭都在日落时分,大约晚6:307:30之间,与城市夜饭相隔一个时辰左右,因此,这个时间符合主题“暮”。袅袅炊烟,既含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慢节奏农耕情趣,也包含一种对大自然酷热无解的无奈。

需要注意的是“塘”属七阳韵字,用之犯“挤韵”的忌讳。

 

颔联:一缕蝉声倾古柳,三分黛色染斜阳

古柳在无风的热浪中低垂着无精打采,奄奄一息,被一缕蝉声注入鲜活情趣,因此,我觉得这个“倾”字,若用“惊”更显得死气之中透出些许生气。作者本意是蝉将芳心请注于古柳,用拟人手法表达蝉是因古柳而鸣,体现了细腻的情感笔触,虽有增加少许狭义情愫,但把它放在整篇大环境之中,无法凸显首句“蛙苦”之因,如果让它也能体会到盛夏的无情,参与到慰藉热浪中的人们,是不是更好点?一“惊”似乎让人看到了天公开恩的希望。

一缕与三分,属于灵活句式难得其妙的用法,数词的运用往往能增加白描意象的情趣,如张帆的作品“飞来白鹭三分雪,听取蛙声十里风”,其中“三分,十里”就使得作品增加无限意象。一缕,带给沉沉暮色些许生气,三分,部分青山被斜阳照射,似乎也给愁困的人们一些灵感色彩。这一联承前启后在整诗中尤其出色。但傍晚的斜阳也更加灼人,人们似乎期待着斜阳尽快离开。

 

颈联:箩筛过雨珠珠慢,水竹梳风线线凉

这一联作者希望形象地描述细雨与凉风,部分诗友可能看到过母亲筛米,那雨点如果像筛米,说明雨点不大,也很缓慢,这个“筛”字用来形容雨的形态,是相当的曼妙,引动无数诗心钟爱。句中“疏”字相当形象,繁茂的竹林,有风经过,沙沙作响,就像是竹枝在梳理清风一样,本来是清风吹拂浓密的竹林,作者采用被动手法,反疏清风,拟人无形,一首作品中若有几处被动语态,更见出尘。但“箩筛过雨”虽见形象,但表现手法较浅白,疏于优美,如果再加工,或许收到更好韵律美:晴筛漏雨丝丝弱,如何?或 云筛小院毛毛雨,如何?读来读去,只觉得这一联小雨来的突兀,前面若有云影雷声,最好。

 

尾联:老汉悠闲哼戏调,乌云快马正仓皇

前一联偶有天筛阵雨,难得带来丝丝凉意,老人叼着香烟,悠然自得,哼着戏调,看着天空中乌云就像是快马加鞭,匆匆飞驰。但乌云到来,肯定有前兆,前面不闻雷声而忽有乌云送雨似觉不妥,因此需要审视前面几句的素描内容以符合这一自然现象的逻辑。

“仓”字同属“七阳”韵字,与“仓皇”一起犯韵,但前人亦有与尾韵同用的情况,如毛公“钟山风雨起苍黄”。

“仓皇”一词非常形象,少有人使用,因只洒下可怜的细雨,无法彻底改凉,而愧对人们,匆匆逃离,这也是一种拟人手法,将乌云的移动渗入心情,形象地借用了快马飞驰的姿态,将乌云的离姿表现得恰到好处,云的移动就像负疚逃离的熊孩子一样。

 

这篇作品以书写现实的白描,表现了夏日傍晚雨前雨后的山村见闻,表达了一种苦中寻乐的生活情趣,虽然有两处表现手法较直白,但整体来说写作还算成熟。由于颈联突然下雨,前面因没有铺垫显得突兀,雨是一种需要前奏的自然现象,因此需要忍痛割爱,来成就一篇山村暮雨。某家按照自己的审视角度,尽量屈就原意小改了一下:

身由灼浪漫山乡,袅袅炊烟影自长。

一阵轻雷惊古柳,三分倦黛怕斜阳。

云筛小院毛毛雨,竹报微风淡淡凉。

山后清歌才入耳,当空神马又仓皇。

每一位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尽相同,当然若尝试改写,那更是千人万调,理解未尽之处,望作者及读者补充指正,讨论有益,期待参与!


本文发表于 2014-09-03 08:59:43 ,被阅读过 1432 次   
点赞(2)
收藏文章(1)
向编辑推荐

点击分享
最近读者
发表评论
回复: “@楼主”
网名: 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