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诗 > 讨论
诗作点评范例(四)
发布于2017-09-17 21:18 点击:1375 评论:0 作者:友谊之花

诗作点评范例(四)

     大家好!今天我再点评几首诗,尽可能说得详细一点,说的透一点,点评的过程,也是和大家共同学习的过程。    我愿意多从诗法上赏析作品,其实是更喜欢品味这个作品创作的过程美。这个过程是个雕琢的完善的成型的过程,是美感渐渐表现出来的过程,有如出水芙蓉之绽放之美,有如贵妃出浴之妖惑之美。所以雕琢就意味着推敲和修改,我的“批评”意见,也是这个造美的过程的一部分,绝对不等于真理。

一、题  目:与妻信息诗一首

拙文浅韵写忧凉,醉卧寒乡枉断肠。

空恨笑言生哂怨,堪怜嗔语话凄伤。

身栖陌野思乡重,梦断荷塘悲夜长。

情寄一诗传爱念,心随明月共潇湘。

    诗的主题,也就是诗的大致意思,在题目上已经标出来了。就是和妻子的信息交流,表达的是思念,想家,想老婆了。这篇作品立意很好,非常生活化。夫妻异地对话,当是爱意绵绵思念不已。思念、渴望、期盼,这样的成分应该是主旋律。诉说分别之苦之寂寞之孤单,也在情理之中。   立意不错,是因为只看这题目就感觉到了,这种生活化的题材非常值得一写,贴近生活,才是创作的真正源泉。但是从诗法的角度来看,作者还是略有欠缺的,情感描写的把握上,不是很准确,有些过于雕琢字句而使诗意失了原有的本真之感。下面按联赏析:    拙文浅韵写忧凉,醉卧寒乡枉断肠---起句略嫌直白了。“拙文”是指本诗的谦称,“浅韵写忧凉”是说用淡淡的旋律要描述的心情。这里,“写”字有点用的笨了,也显得直白了。说到文,其实已经包含这个“写”字的意思在其中了,所以,“写”字多余而累赘,故而言之为笨。 其实可以好好炼一下这个字,如:  “拙文浅韵‘透’忧凉”  “拙文浅韵‘蘸’忧凉”  “拙文浅韵‘挂’忧凉”  “拙文浅韵‘送’忧凉”……等等  把这个生硬的“写”字化为更灵活的其他意象, 是不是让句子更好看些,也多了些诗味。这里的“忧”字其实也是不必要的,“忧”是一种忧愁的情绪,是心理活动。如果将这心理活动用比喻的手法,不去直接写“忧”字,而是用象征性的意象去代表,让读者感觉到一种“忧”岂不更好?比如“拙文浅韵透‘秋’凉”。可曾记得秋瑾的那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句子?用一个“秋凉”是否比“忧凉”更含蓄一些?诗句的锤炼,要落实到每个字上的,精雕琢,巧组合,才能表达出精妙含蓄之美句.下句“醉卧寒乡枉断肠”,因忧而觅酒,因酒而更愁,以至于达到一种“断肠”的状态。其实,上下句的情感程度应该配合协调起来才好,上句说的是“忧凉”,既然有个“凉”字,应该表达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或忧愁,程度不会很强。但是下句借酒而“断肠”就很严重了,什么事让你能达到“断肠”的程度呢?上下句情感描写,其程度要有脉可寻,不同的味道的情感杂参在一起,就会变味的。     空恨笑言生哂怨,堪怜嗔语话凄伤---这一联,严格地说属于合掌了。我们比较一下看看:“空恨”/“堪怜”,“笑言”/“嗔语”,“生哂怨”/“话凄伤”,没有错落开吧,上下句基本是一个意思的。这是只去注意对仗的形式,而忽略的“意”的铺展的原因,写作时,先要注意“意”的流动,谋篇布局,有所设计,才会避免这类拘泥于句子的局部而忘了整体的布局,合掌的现象多是这个原因引起的。本联字句有点堆砌的痕迹,不够流畅。不流畅,也是同样的原因造成的。     身栖陌野思乡重,梦断荷塘悲夜长---我在谈诗的时候喜欢注意诗的结构。这一联是颈联,在章法上属于一个“转”,但是我们几乎感觉不到“转”的存在,为什么呢?因为这首诗写到这里已经无处可转了。我们回看前面几联里的几个词“忧凉”“枉断肠”“空恨”“哂怨”“堪怜”“凄伤”,情感的表达过早地发泄了出去,那么,这联里再写上“思乡重”和“悲夜长”已经不足以打动人了,诗,就自然缺少了感染力。 这回知道章法的作用了吧?起承转合,谓之章法,其实说的就是要张驰有度,布局上要有个轻重缓急。一般写作时要先景后情,这个“景”就是为“情”做的铺垫和气氛渲染。前面句句都是“情”,那么,就没重点可突出了,作品必然表现的平淡而无味。    一出戏里还需要主角和配角的分工呢,上场的都是主角,这戏还怎么演呢?在诗词作品中,“情”就是主角,“景”就是配角,要以景托情,不能以情压景,或者满篇句句都言“情”。我在前面把起句的“忧凉”改成“秋凉”,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先淡化压制一下“情”的早泄现象,让它在关键的地方为诗意的高潮添彩。    情寄一诗传爱念,心随明月共潇湘---我个人觉的,这尾联才是真正地扣上了主题。七律的题目是《与妻信息诗一首》,传达爱念才是正题儿。前面三联过于悲情了(孤身在外,家人本已惦记非常,这么严重地诉说悲凉凄苦,不是更让家人担心吗?),使得人感觉到一种凄凉无助的孤苦情形,与本联“情寄一诗传爱念”的情调相去太远了。“情寄一诗”还呼应上了起句的“拙文浅韵”,还是不错的。“心随明月共潇湘”这句想象力不错,但是“随”“共”这两个字需要再炼。


二、题  目:清明泪 
 细雨如丝草尚灰,思亲愚女断肠悲。
双流悲泪酒同洒,万语撕心娘不回。
 故土虽然陈旧舍,仙灵不再倚柴扉。
恩深似海难为报,惟有哀思梦里飞。   
        关于“清明”题材写的人很多,,同一个题材,每个人写出的都是自己的心境。因为这个题材多以祭奠为主,所以情调多以悲情悼念为主。本作品在情感抒发上,基本上比较到位,可以感觉到作者是用心而写的。但是,既然是赏析点评,就不可以泛泛而谈,我就从写作手法上大致说一下个人的意见。    因为本次征诗要求的是近体诗,所以,作品首先要在体裁上合乎近体诗的基本要求,即使不标“七律”二字也按七律体裁来赏析的。格律要求上作者写的比较粗糙了。
1,押韵不对。灰、回--上平十灰,悲--上平四支,扉、飞--上平五微。近体诗用平水韵,这是正规的写作要求。    平水韵至少是属于近体诗的默认韵。如有用新韵写作的,按惯例是要求必须标注“新韵”二字。
2,对仗不工,七律要求中二联对仗的,而本诗并未对上,可以看的出是在做这方面努力了,但是,没对上。
3,重复字太多,“不”字、“思”字等多处出现,这些是不必要的重复,这是近体诗体裁中很忌讳的。至于诗的结构上,我认为还是比较自然的,这也相应地弥补了一些写作上的缺憾。本作品不多做赏析了。    在这里说明一个惯常的现象,某些人按格律诗去写,一旦发现不符合格律了,就称之“那就按古体诗算吧”。其实这是不正确的观念。古体诗,不等于近体诗的残次品。古体诗虽然不要求格律,但古体诗有古体诗的风貌和其表现手法,尤其古体诗崇尚高古的风味,追求的是那种古拙高义的表现,它不是不合格之格律诗的代名词。按现在学习的通常顺序来说,要先学习好格律诗,才能去学习写作古体诗,这样看,学习好格律诗还只是写作古体诗的基础呢。  
 三、题  目:七律·千里思母 
 夜半花声寂落池,珠楼重霭绕凉篪。
疏云冷月瑶琴暗,密雨寒风玉磬悲。
 雪鬓无颜怜子发,青丝有色苦慈眉。
芳韶岂据人归去。笑泪何堪待卦蓍。     
     先说一下这篇七律的用韵,其取韵为“上平四支”。我在做押韵讲座的时候,说到过押韵有八戒,其中之一便是“戒僻韵”,这篇七律中,“篪”字和“蓍”其实都属于僻韵的。僻韵,也叫险韵,或者叫“难韵”,就是用一些不常见的生僻之字来做韵脚。    在我们现任的外交部长(杨洁篪)上任前,估计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篪”(读音:chí)字,它是什么意思呢?汉典上对它有二个解释:1,古书上说的一种竹。2,古代一种用竹管制成像笛子一样的乐器,有八孔。而这篇七律中“凉篪”的“篪”是什么意思呢?按第二种解释说成是乐器吧,说不通。按第一种解释说它是竹,用“凉”修饰,好象还说的过去,可是,这竹只是“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强行搬来,过于牵强了吧?同样,“蓍”字也是属于偏僻之字。其字义是一种草。古代用其茎占卜,如“蓍龟”----作者写的“卦蓍”想必是取这个占卜的意思而来的吧?但是这么写仍然是强凑了。蓍用做占卜解释,其字本身就含有“卦”的含义,比如:“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易·说卦传》,“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著龟”——《龟·系辞》,蓍是蓍草,龟是龟甲,都是单独做为占卜器物之用。也就是说,“卦蓍”连用有为了用这个字而生凑的嫌疑,这个“蓍”字不是必用而不可替换的。《随园诗话》里说到:“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争奇斗险乃过去文人一时游戏,拉杂堆砌所用,一般入不得正规写作的。做近体诗,对于生僻之字,其实是应该尽量避免的。在此说明一下对于僻韵的观点。    这篇七律总的来说过于追求诗的一种古典风味,但是由于这种“刻意”的缘故,使得诗句显得比较生硬晦涩了。过于追逐句字本身的文典性,反而失之流畅。进而给人的感觉全篇堆砌痕迹过重了。    诗的立意相当好,“千里思母”这本该是个很感人的诗篇,但是,用这么晦涩的句子,很影响主题的发挥的。比如我们看前两联,只是用大量的笔触写了一片阴暗悲凉的景色,这种描写与思母的主题隔的有点远,即使做铺垫,也铺的太浓厚反而干扰了主题。    比如看这颔联“疏云冷月瑶琴暗,密雨寒风玉磬悲”,其实上下句写的都是一个意思,过多的笔触磨来磨去只是雕琢景色如何描写的更有文采,用词如何的华丽,迟迟不贴近主题,竟把这联给写的合掌了。“疏云冷月”与“密雨寒风”是同一层次的描写,而“瑶琴暗”和“玉磬悲”几乎就是同一个意思。我们看苏轼的《十二琴铭》就可以知道, “玉磬”就是一种琴的名儿。“玉磬”对“瑶琴”,是不是合掌啊?暗和悲,在这里同义。可以看的出作者文学功底比较厚,知识比较全面,但是缺乏了一种整体观,拘谨于文字本身的修饰而忽略了谋篇的意义,是为败笔之因。意象选取前后不搭,每句各写各的,前后构不成联系,或形成矛盾,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比如起联写了“重霭”,紧跟着颔联就来一个“疏云”,前面“花声寂落池”是多么幽静的环境啊,可是下面的“密雨寒风”就破坏了这种环境的静谧。如此种种,当可再多斟酌之。

四、题  目:草莓吟       
酸甜可爱谁人醉?红艳风情蜂蝶骚。
玉佩幽幽偏妩媚,珠斑点点更妖娆。
 迎霞美味勾魂伫,含露佳肴惹意飘。
试问群芳何故妒?为君自此怨难销。     
    先在这里重申一个我个人比较坚持的观点:古典诗词,尤其是近体诗,要避免使用“?”和“!”这类加强语气的标点符号。所有的语气都可以通过诗句本身表达清楚的,而不需要借助这类标点符号帮忙的,因为我们写的是古典诗歌而不是现代诗。这篇作品写的还是很有趣的,以草莓为题,不仅很生活化,而且很馋人的,呵呵。草莓是个夏天里的好水果(在QQ农场成片地摘起它来也美感十足滴),以草莓入诗,很新鲜。下面照例从写作角度来做一简单赏析。
     酸甜可爱谁人醉?红艳风情蜂蝶骚。---起句就点出了草莓的鲜美滋味,也算直入主题吧。“醉”是一种夸张。夸张就夸张呗,可是对句“红艳风情蜂蝶骚”就有点夸的过火了。一般的讲,那“蜂蝶”的“骚”劲都是奔着花蕊去的,真的熟透了的草莓,花儿早都谢了,无蜜可采,反而招不来蜂蝶了,所以这句违反自然常识了,呵呵。    
    玉佩幽幽偏妩媚,珠斑点点更妖娆。---这句继续形容草莓,是从形状上对它描写。写的比较逼真。不过,这两句似乎可以并到一句来写。为什么呢?“玉佩”是果叶,“珠斑”是果斑,都是形容草莓外貌的,分开陈述,浪费笔墨了,“偏妩媚”和“更妖娆”是不是也意思相同了?这会怎么着?合掌了哦,呵呵。因为对其外形的简单描写,使得诗意在这里没什么延伸。如果在这联,借用一下比喻比拟的手法,把它形容成美人了,妙物啊,等等会灵活的多。或者,写一下它和外物的一种互动也很好,比如和风的互动,和雨的互动,和日月的互动,和其他外在可能的一切互动,都可以使得诗意灵动起来。只是写上“妩媚”“妖娆”它不一定真的妖娆起来,让它动起来,才可能展现出妖娆的风姿出来。     迎霞美味勾魂伫,含露佳肴惹意飘。---在这联作者注意到了结构上的“转”,意图蛮好的。但是,和前面的形容一样,写的比较“飘”了。“可爱”啊,“佳肴”啊,“美味”啊,这类词最好能少用或者不用。这样写太直白了。近体诗写作的特点就在这,要让其物自己表现出“可爱”或者其“美味”,要通过它的特征表现,或者通过外在的人或物对它的反应,来感觉到它可爱,而不是直言说它可爱。这就需要用上各种修辞手法了。比如夸一个女人长的如何,你上来就说:“你长可真好看”,这么直白表达太没诗意了,有点傻。但是,你把她形容成可以沉鱼,可以落雁,可羞花,可闭月,得,用这样的比喻,就诗意的多了,人家也愿意听啊,呵呵。含蓄表达,可多借用比兴。
试问群芳何故妒?为君自此怨难销。---这里倒是用上比喻了,可是定位错了点。不同类的物事是不可相比较的,花是花,果是果,“群芳”指的是花,而“草莓”其实是果。花儿怎么会去嫉妒果儿呢?你“试问”也是白问,呵。说这个狗尾巴花儿嫉妒牡丹花,可信。说百合花嫉妒大鸭梨,不可信。所以说,作者是一时高兴,把草莓给定位错了,谁能嫉妒它呢?只有你在吃的时候,我吃不着,我因为馋了嫉妒你才对。呵。 
     总的来看,诗的立意不错,取题视角很新颖,只是表达的方法欠点细致和耐心,要先合理,再夸张,也要注意比拟的对象身份定位问题。 

点赞(0)
打赏
向编辑推荐
分享:
最近访客

西门观雪

嘉韵

中梁吟评

发表评论
回复:  
网名:未登录网友 请先登录
评分:              
内容:
呼朋唤友(@好友)
    
举报不良评论评论列表
友谊之花男6岁
诗坛版主
注册日期:2017-05-02
最近登录:2023-08-20
作品数量:498
空间人气:293781
粉丝人数:22
关注的人:19
最新帖子
《曾公国藩赋...  08/20太湖山好水甜...  05/30菊花词  11/06唱歌有感  08/10七绝-掬露煮...  07/14